186-5696-3510
儿童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调查显示,儿童抑郁症中约71%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的家族史,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普通人口的8-20倍,血缘越近,发病概率越高。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抑郁。性格方面,自我评价低、性格偏内向,较孤僻、适应能力差、对挫折耐受性差、情绪不稳定的儿童,容易产生抑郁。
家庭因素
很多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抑郁的产生与家庭不良生活事件有关,如:亲子分离或早期母婴关系丧失;被父母虐待或忽视、亲子关系恶劣、家庭缺乏温暖等。
应激生活事件
意外的生活事件或创伤也可引起儿童抑郁症,例如:父母死亡、搬家或生活环境突然改变、与好朋友分离、学习压力及考试失常等。有一项研究表明,临时被寄养在其他家庭的儿童抑郁评分高于生活在原生家庭的儿童,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突然离开了原来的家庭、朋友、学校及熟悉的生活环境。
儿童抑郁症的主要症状表现
1.情绪低落,没有愉快感,伤心哭泣,自我评价低,兴趣下降甚至丧失,对以前喜欢的各种事物兴趣明显减退甚至丧失。也有的孩子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2.孩子感觉自己的反应变慢了,说话减少,声音低沉,自卑自责,甚至有的孩子有自杀的念头或自伤行为。
3.严重的孩子表现为活动量明显减少,呆坐不语,也有的孩子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4.身体方面主要是睡眠不好,精力减退,食欲下降,头痛,头晕,胸痛等。
5.有的孩子有幻觉症状,听到别人没有听到的声音,内容多是评价和批评自己;有的孩子出现妄想,主要表现为猜疑,如认为有人监视或迫害自己。
如何做好抑郁症患儿的家庭护理
药物管理
药物的管理要家长负责,在孩子吃药时应有家长看护,确保药物服下。避免孩子藏药后,出现一次服用过量药物的现象。
心理护理
要采取劝导、启发、支持等方法,帮助孩子认识问题,缓解心理冲突,增强他们治疗疾病的信心。对于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应给予重视,尽可能与老师说明情况,取得老师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儿建立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忌一味认为是自己孩子的问题,也不能一味认为是对方的问题。切忌对孩子讲大道理,说诸如“你应该怎样怎样的话”,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切实感受孩子面临的困难,给予孩子支持和理解,然后跟孩子一起共同面对困难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饮食护理
部分患儿出现食欲不振,应给孩子吃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少量多餐。保证患儿的营养摄入。
排泄护理
有的患儿会出现便秘现象,应每天记录大便次数,超过3天大便不解,需要药物处理帮助大便排出。避免大便干结导致肠梗阻。必要的时候服用缓泻剂,帮助软化大便。饮食方面增加粗纤维的摄入或腹部按摩促进大便排出。
睡眠护理
规律的作息是睡眠良好的,睡前不要让患儿看过于兴奋或悲伤的影视作品,也不要过度运动,导致患儿兴奋性增加,而影响入睡。如果睡眠过少,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增加助眠药物。
自杀自伤的护理
对于患儿的自杀自伤言语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认为孩子只是吓唬父母而失去警惕之心,应认真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认识到对孩子来说,他|她的痛苦体验是真实存在的,采取自杀和自伤行为说明孩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宣泄自己痛苦情绪的方法,这是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帮助解决的困难。父母应帮助孩子树立疾病可以治疗的坚定信心。
抑郁症儿童家长的心理调适
面对孩子的抑郁,家长们往往会更加焦虑和担心,如何用适当的心态帮助孩子进行治疗和呢?
首先,家长要敢于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既不忽略,也不过度敏感,准确判断孩子的情绪属于正常反应还是异常。有的家长一味迁就孩子,出现延误治疗的现象;有的家长对孩子偶尔出现的情绪低落过度反应;有的则反之,忽略孩子的情绪问题,把抑郁当做孩子的一时低落。正如前面所介绍,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自我评价低等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需要到专科医院门诊进行诊治。
其次,服药也是很多家长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的问题。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他们的大脑确实存在神经递质的紊乱,需要药物帮助恢复平衡,关键在于权衡治疗效果和副反应,而不是一味的抗拒药物治疗,导致患儿失去比较佳的治疗时机。
比较后,在患儿期间对患儿情绪的观察很重要,评估患儿情绪低落的程度,可使用数字法,0----10,0代表没有抑郁情绪,10代表比较糟糕的情绪,让孩子给出一个代表其情绪的数字。当患儿情绪低落不能自行缓解时,应及时复诊,调整药物。气候变化、女孩子生理期都容易引发情绪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