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120-1953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抑郁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五大疾病,妈妈们生产后,其心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相对于身体上的改变来说更是巨大。一般来说,产后妇女心理的变化可以分为三种:首先是产后郁闷:其发生几率约50%-70%,在产后第3-6天发生,其主要症状包括有:情绪不稳、失眠、暗自哭泣、郁闷、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持续时间约为一周左右。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技巧:
其次是有些产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郁郁寡欢、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甚至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流泪或对前途感觉毫无希望,更有甚者会有罪恶感产生、失去生存欲望,这就是比较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了。
再次就是产后精神病:约有0.14%-0.26%的抑郁症产妇,会出现沮丧的心情、幻觉、妄想、自杀或杀婴的精神病症状,此时产妇已经严重患有“产后精神病”。
特别提示独生女更易患产后抑郁
医师对记者表示,目前的产后抑郁症之所以有上升的趋势,一是因为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育的冲突导致目前产后抑郁高发。二是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当妈妈的对孩子的期望值自然很高,抚养压力增大。
目前生育潮的主体由80后独生子女一代构成,新爸妈很多本身就是独生子女。格桑认为,独生子女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易使产后抑郁高发。从成长到结婚、怀孕、生育,她们几乎一直是家庭的,一旦生完孩子,一家人的重心一下子都转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产妇多少会有失落的心理。
应对措施家属关心自我调节
医师指出,体力精力的恢复是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关键。护士和家人应帮助产妇认同母亲的角色,主动关心她们,消除产妇自认为无能的心态。产妇本人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保持情绪稳定;多和亲人沟通,有助于排解心里的不快。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技巧
⒈产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包括身体、心理、物质三方面的准备。
身体上:准妈妈要注意孕期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许多常坐办公室的女性,要每天参加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使机体能够在产后尽早恢复健康,适应繁忙的母亲角色。
心理上:生前对育儿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孩子出生后不至于手忙脚乱。如可以在产前通过读书、听讲座、观摩等学习喂奶的方法,为婴儿洗澡的方法,正确抱孩子的姿势等。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对一些意外情况要有思想准备。
物质上:要为小宝宝的降生准备好所需的费用和衣服、被褥、尿裤等等,并要为母子准备好房间。
⒉产后的房间条件、家庭气氛,丈夫的配合,孕妇的自我调节是减轻抑郁症的关键。
房间条件:房间要有充足的阳光,但不宜直射婴儿及母亲,可用窗纱遮挡。每天要开窗通风,换走室内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即使是冬天也应如此,如果怕孕妇受风着凉,可在通风时让母子俩在其他房间呆一会儿。
家庭气氛:家人不能对生儿生女包怨、指责,无论是生男生女都是自己的骨肉,要愉快的接受孩子和产妇,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丈夫的配合:生后一个月内,丈夫比较好能陪伴在产妇身边,协助产妇护理婴儿,如帮助产妇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有些丈夫怕孩子哭影响自己的睡眠,夜里就独自到其他房间睡,这样会使产妇觉得委屈,抑郁症状加重。丈夫要多陪伴产妇并谅解妻子产褥期的情绪异常,避免争吵。如果出差在外地,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赶回来照顾妻儿。 推荐阅读:男性产后抑郁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