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696-3510
现代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不断增大、精力体力时时透支,加之思虑过度、神经系统处于虚弱状态,导致中医所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下降,无法适应正常的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由此引发神经衰弱的亚健康状态。它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持续过度紧张,引起大脑功能轻度紊乱的精神状态。发病原因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情绪和内心冲突的因素,如学习、工作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不和、亲人亡故、思想矛盾等等,都可以诱发神经衰弱。此外,此病还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表现:
我国精神病学家经过的调查研究认为,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情绪烦恼,入睡困难。有的病人还表现为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
1982年我国在12个地区进行精神病学调查,发现在15-59岁的居民中,神经衰弱的患病率为13.03‰,占神经症病例的58.7%,是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神经症。
神经衰弱导致的心理异常及躯体异常表现为:自控能力下降、易烦躁、对刺激物的感受性异常增高,特别敏感,失眠、多梦易醒,头部持续性钝痛,头昏脑胀,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易疲劳、心悸、食欲不佳、腹胀、腹泻、便秘、尿频、月经失调、遗精等等。这些症状并非每个患者都有,有的只表现为其中的几种,且轻重程度也有不同。
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但要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神经衰弱患者有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
(2)表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两项:
①易兴奋又易疲劳。
②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张不安。
③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
④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
(3)上述情况对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
(4)病程在3个月以上。
(5)排除了其它神经症和精神病。
对神经衰弱的治疗,除了使用必要的药物外,主要是进行心理治疗。通过解释、疏导,帮助患者端正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要过分紧张、焦虑,认识致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以及治疗的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焦虑剂和协调兴奋与抑制之间平衡的药物。
2.通过多样化活动调节大脑神经功能。
3.心理治疗:常用的有放松和催眠暗示法。
日常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远离神经亚健康。 推荐阅读:脑神经衰弱的自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