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696-3510
躁狂症是以情感的病理性高涨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突出症状是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但若稍有不如意,就大吵大闹,暴跳如雷。躁狂症患者情感高涨,自我估价过高,口若悬河,指手画脚,一刻不停,整天忙忙碌碌,每个动作虽有一定目的,但往往受外界影响而变化,常表现为有始无终,惹是生非,影响四邻,甚至会产生破坏行为。 精神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心境高涨表现为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感到其生活绚丽多彩,自己也无比幸福和快乐。思维奔逸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活动增多表现为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狂躁症案例分析:
一、抵当汤加味
马某,男,34岁。有精神狂躁症多年,近因病证发作而前来诊治。刻诊:心胸烦热,失眠多梦,烦躁不安,大便干结五六日1次,口唇暗紫,舌下静脉怒张明显,舌质较暗,苔薄黄略腻,脉沉略涩,遂辨为瘀热扰动心神证,遂给以抵当汤加味:桃仁12g,大黄9g,水蛭10g,虻虫10g,芒硝3g,黄连15g,朱砂(分3次冲服)6g,生甘草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服,并继续服用西药如安定等。二诊,心烦急躁明显好转,大便通畅,又以前方6剂,病证基本得以控制,之后,守前方治疗40余剂。为了巩固疗效,复将前方改汤剂为丸剂,每丸6g,每天服2次,又治疗半年余。至今已3年,病证未再明显发作,若欲发作,即服用前方6剂以控制病情。
用方体会:根据张仲景论抵当汤主治“发狂”而结合病人病证表现以烦躁不安为主。辨病变证机是瘀热内生,导致心神既不得阴血所滋养,又被瘀热所困扰,进而演变为心神不得守藏而躁动,则心胸烦热,失眠多梦;瘀血阻滞经气经脉,导致脉络滞涩不畅,则口唇暗紫,脉沉略涩,以此而辨为瘀热扰动心神证,遂用抵当汤泻热祛瘀。方中大黄、芒硝泻热通下;水蛭、虻虫、桃仁破血逐瘀;黄连、朱砂重镇清心安神;生甘草既清热除烦,又解朱砂之毒。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二、半夏厚朴汤加味
周某,女,36岁,郑州人。心理医师指出,她有多年狂躁症和抑郁症病史。经常服用中西药,可病情未能达到控制,近因抑郁症状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精神抑郁,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阻,因情绪异常加重,口腻,胸中憋闷,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沉滑。辨为痰郁气结夹气虚证,治当行气化痰,开郁散结,兼以益气;给予半夏厚朴汤与安神定志丸合方加味,半夏24g,厚朴10g,茯苓12g,生姜15g,紫苏叶6g,人参15g,白术15g,降香6g,茯神15g,远志15g,石菖蒲10g,龙齿10g,朱砂1g,6剂,水煎服,黄酒送服药汤,每天1剂,每日3服。二诊:口腻减轻,饮食好转,复以前方6剂。三诊:胁肋胀满减轻、胸中憋闷止,又以前方6剂。四诊:咽中略有如有异物感,饮食基本恢复正常,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基本消除。之后,以前方因症状变化而酌情加减用药治疗40余剂,诸证悉除。随访1年,一切尚好。
狂躁症案例分析,用方提示:根据咽中如有物阻、苔腻、脉沉滑辨为痰阻,再根据胁肋胀满,因情绪异常加重辨为肝郁气结,因倦怠乏力辨为气虚,以此辨为痰郁气结夹气虚证。方以半夏厚朴汤醒脾化痰,行气降逆;以安神定志丸重镇安神,开窍化痰,益气养心,加白术健脾益气,降香降气行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躁狂症是以情感的病理性高涨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突出症状是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但若稍有不如意,就大吵大闹,暴跳如雷。躁狂症患者情感高涨,自我估价过高,口若悬河,指手画脚,一刻不停,整天忙忙碌碌,每个动作虽有一定目的,但往往受外界影响而变化,常表现为有始无终,惹是生非,影响四邻,甚至会产生破坏行为。
温馨提示:躁狂症治疗取得一定进展期间,一定要注意躁狂症的复发和保健,因为躁狂症经过治疗、状况得到改善后,有的病例还会反复发作。所以,患者本人和家属切勿疏忽大意,严防躁狂症的复发。